经验谈 第2季 | 广东实验中学张芃林:敢问路在何方?路在脚下
编者按
立大志,做大事!大湾区,大未来!
2022级新生满怀欣喜地圆梦中大之际,新高三人又踏上了自己的逐梦之旅!中大招生推出【经验谈】栏目第2季,汇聚中大新生的奋斗故事、家长的教育经验和学长学姐的学习心得,鼓舞和支持更多为梦想奔跑的少年。
感谢大家的踊跃投稿,今天“新生经验谈”的分享嘉宾,是毕业于广东实验中学,2022年被录取至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的张芃林。
亲爱的学弟学妹们,不管走得再远,都不要忘记为什么出发。愿你在被打击时,记起你的珍贵,抵抗恶意;愿你在迷茫时,坚信你的珍贵,爱你所爱,行你所行,听从你心,无问西东。
张芃林
人物简介
张芃林
毕业于广东实验中学
2022年被录取至中山大学
岭南学院
敢问路在何方?路在脚下
课堂学习的紧跟节奏
“跟着老师走。”这是一句老生常谈了。但是,这在我们的学习中的确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诚然,经过高中三年的训练,有些同学的做题能力已在老师之上。但是,从“做对一道题”,到“做好一道题”,再到“做懂一类题”,其间举一反三、触类旁通功夫的修炼可不仅仅是刷题这么简单。在这个过程中,老师们的点拨、教学计划的巧妙安排可谓是从量变到质变的最佳“催化剂”。我也曾不管课堂学习的节奏,一头扎进自己的学习计划中,苦苦努力却收效甚微。我们面对六科,苦读三年;老师们专精一科,钻研数十年。这其中沉潜的造诣便是我们求师问道之所在。
课余计划的高效自主
如前所述,课堂学习固然占据了重要位置,但是,若只是跟着老师的课堂学习而没有个性化的课余计划,那便极易沦为“被作业追着跑的工具人”。课余计划是课堂学习很好的互补品。课余计划,在于自学能力。既然是个性化的计划,那就要多问问自己:我想要什么?我需要什么?可以把学习内容列个清单,然后再按重要性进行排序。并且,计划不是一成不变的。不要让“太强的计划性”成为桎梏自己手脚的枷锁。要勇于改变,灵活变通。学习计划的安排也需要注意效率。常言道,“磨刀不误砍柴工。”“三年如一日”的规律作息是保证效率的关键。
数学竞赛的意外加持
学竞赛,是意外。
在我即将步入高中的那个暑假,我得知,各竞赛队伍都将在第一学期开学选拔。当时,各竞赛教练给了我一种“高中不学竞赛,高考寸步难行”的错觉,吓得本不打算涉足高中竞赛的我在那个暑假疯狂恶补。在初中,我曾获全国初中数学联合竞赛(广东省赛区)一等奖。所以,我自认为,在初中断断续续的竞赛培训下,我也算是有一点数学竞赛基础。可无奈数竞招的人数最少,我实在没什么把握,于是便数理化一通乱炖——三管齐下地准备。而很难有课程很好地匹配我的需求,所以我几乎全靠自学。那个暑假,本是众人口中“又一个可以放肆大玩”的假期,却是我到那个年纪为止最痛苦的假期,没有之一。但是,意外之喜来了——我竟三科全中。就这样,我开始了我的“数竞生涯”。
在学生代表大会上发言的张芃林
又是一年暑假。虽说高一一年以来竞赛课我几乎一次不落,但毕竟分身乏术,并未能在数竞上投入太多精力。于是,那个暑假,我又开始恶补了。封闭集训时,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同伴的力量。学长学姐传授经验,大家一起讨论题目,在那个小小的有凝聚力的集体,我深切地感受到什么叫做一群人为一个共同的目标不懈奋斗。
结果也还算不错,排在那年省级二等奖中比较靠前的位置。高三时又裸考了一次,还是省二。不过不止这些,竞赛很好锻炼了我的数学思维。在竞赛完的很长一段时间,我的课内数学学习得到了大大加持。
学生工作的志同道合
初中时,面对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,我尝试着参与学生工作。我曾担任校团委学生副书记兼少工部部长、少先队大队长。在学生工作中,我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。大家一起为做好一项工作,为让校园更多彩,并肩作战。
我热爱这种累并快乐着的奉献,热爱与志同道合伙伴的相遇。故而,在高中,我加入了学生会,并坚持了下来,担任了学生会主席。大家说要“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”。我们举办各种活动,开放各种渠道,进行各种交流……在学生会的经历扩大了我的格局,丰富了我的视野,培养了我的团队协作精神,让我有幸能倾听到来自各方的不同声音,也让我对问题的思考更加全面。
参加学生会工作时的张芃林
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
不断尝试,挑战自己,突破极限。这是我喜欢做的。所以,我曾在体育节上跑下1500米,曾在舞台上双语主持,坚持练习小提琴14年……
小提琴演奏时的张芃林
体育节上的张芃林
心态调整的内心叩问
我是谁?
我在哪?
我从哪里来?
我要到哪里去?
调整心态,便是要与自己的内心做深度交流。别被表象所迷惑,好好问问自己,再好好听听自己的答案。要悦纳自己,与自己和解,学会和自己做朋友。
高三时,日复一日的高强度训练让我失去了一些东西;但我很庆幸,时至今日,我还会不断思考。我不愿做“沉默的大多数”。我还愿不断地思考,不断地发声,哪怕是说给自己听,就当是我与自己的一个约定。前路漫漫,但我不迷茫,因为我听得见自己内心的回响。
奔赴未来的勇毅前行
很奇怪,高考考完后,我既没有“解放了”的激动感,也没有“再没有题可做”的空虚感。那天考完最后一科生物,走出考场的那一刻,望着熙熙攘攘的人群,我有种重获新生的感觉。平静而坦然。
毕业典礼上的主持人张芃林
我向来是个念旧的人,断舍离的功夫练得不太到家。可是当我在收拾高中的旧物准备扔掉时,我竟没有丝毫的犹疑。若不是这一次投稿,我甚至并未打算将我的高中生活从头到尾完完整整地做个总结。是的,这一次,我并没有打算回头看,或是说,沉浸在回忆中,看得太久。我却真的在向前看。考完的几天后,我便满怀憧憬地开始规划我日后的生活,开始学习新的生活技能。列了一个长长的“To Do List”,只待一个一个完成。我不知是哪天顿悟的,对过去生活最体面的告别,就是满怀希望地奔赴下一段征程。因为,过去的你,也希望现在的你、未来的你过得好。
中考前,我的一位老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:“余生很长,不必惊慌。”当时的我并不能很好地理解这句话。可到高考前,我忽然想起来了这句话,并且,好像在隐隐约约之中,明白了。可能我一直将高考看作一个起点而非终点,看作一个逗号而非句号。我知道未来的路很长。“有些路,只能一个人走。”毕竟,我只有18岁。人生在我脑海中,越来越像一个进行时。对于过往,过去了就是过去了,它已经成为我们人生中不可重来的一部分;而对于未来,我知道它充满无限可能,绝不是任何一个故事所能概括的。我们并非要活成那些已被定义的样子,我们要活出自己的样子,去重新做定义。
“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。”
战吗?战啊!
敢问路在何方?路在脚下。
感谢与祝福
我觉得我是幸运的。一路走来,我遇见了很多很多人,得到了很多很多帮助。我非常想感谢他们,没有他们就不会有今天的我。同时,因为我知道,我也是这样过来的,所以今日,我将自己的一点拙见写在此,希望能将这份祝福传递下去。如果这一点拙见能带给未来的人一点点启发,就已经是我莫大的荣幸,也算我实现了一点自己的价值了。
感谢您的阅读,感谢我所有遇见过的人和事,祝福学弟学妹们圆梦中大!
推荐阅读
经验谈 | @中大全体在校生和家长,“中大招生”持续征稿!(长期有效)
经验谈 | 长沙市南雅中学戴斯琦:在天色破晓前,我们要更加勇敢
经验谈| 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杨锐祺父亲杨永锋:学习,到底是为了谁?
经验谈 | 临床医学(八年制)张心瑶:决胜高考,只需把握两个关键点!
经验谈| 长沙市长郡中学周轩宇及父亲:情独“中”,“大”有可为
经验谈 | 广州大学附属中学赵文溥及父亲赵闯:中大缘,一生情
经验谈 | 湖北随州市第一高级中学陈怡帆家长薛花 :星辰大海,砥砺前行
经验谈 | 山西省太原新希望双语学校周子钧:谁谓河广,一苇杭之
经验谈 | 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郭胜言母亲任雪茵:物象万千,山高水长
经验谈 | 面对期末考试,阳江一中张星皓学长五大秘诀教你这样做!
经验谈| 光华口腔医学院王博群:多读校园“无字之书”,成为更优秀的自己
经验谈 | 中大强基班宗玉洁学姐助你打破内耗困局,提升学习效率!
投稿:张芃林
文稿整编:林家茵
图片来源:张芃林
排版:许竹
校稿:李钏瑜、胡译匀
初审:胡文涛、张洁、聂林
复审:罗晶
审核发布:荐志强
欢迎点击“在看”分享